来源:医学参考报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邢昊 报道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丙肝在中国的感染率大概在1%左右,在国家CDC系统中,每年新报告的丙肝患者为20,000个。
丙型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无论患者有无症状,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将其清除,不宜拖延。且丙肝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年轻时一发现就治疗,治愈率能达到70%至80%左右。
为了早期开展治疗,早期发现感染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临床实验室检测HCV感染目前主要是检测 HCV抗体,HCV抗体检测窗口期为30~70天,且不能够鉴别既往感染痊愈者和慢性感染者,其检测结果可能与临床不符。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出现HCV核心抗原检测,发展到现在HCV核心抗原已经成为常用的补充诊断工具,丙肝核心抗原和 HCV-RNA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封波等的研究共纳入了478名患者,评估了HCV核心抗原在抗病毒治疗监测中的价值。对于早期治疗的动态变化而言,在接受治疗后的 12周,对于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复发以及无响应三组人群,HCV核心抗原和HCV RNA变化趋势类似,三组人群的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HCV核心抗原还是HCV RNA,下降最明显的是SVR组,最不明显的是无响应组。在预测SVR的价值方面,HCV核心抗原在第4 周时得到最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并在此时与HCV RNA有相似的阳性预测值(89.8%和89.6%)。
在快速病毒学应答(RVR)以及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时的HCV核心抗原水平对于预测SVR的价值方面,RVR时期抗原水平具有更好的阳性预测值,而EVR时期的抗原水平具有更好的阴性预测值。
总体而言,对于SVR,复发以及无响应三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核心抗原和HCV RNA在早期治疗阶段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尽管HCV核心抗原的灵敏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较HCV RNA低,但在RVR和 EVR时期的HCV核心抗原和HCV RNA预测价值是相当的,这说明在反应病毒复制的动态变化以及早期预测 SVR方面HCV核心抗原也同样具有非常的价值。
另外,相比HCV RNA,HCV核心抗原检测还具有更加快速、经济,人员技术要求相对低等特点,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用于疾病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