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丙肝抗体阳性,一定就是丙肝患者
首先丙肝抗体阳性有如下几种可能:
1.慢性丙肝,这种情况下丙肝抗原检测与丙肝病毒RNA(HCV RNA)一定是阳性的。
2.既往丙肝感染,发生了自发清除。这种情况下丙肝抗原检测与丙肝病毒RNA(HCV RNA)是阴性的
3.一些血液透析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抗-HCV 假阳性。
4.有研究发现ELISA检测出来抗体弱阳性的标本中,有超过10%标本是假阳性,但是病毒量是阴性的。这可能是血清中其他物质干扰,也可能是操作的因素。
只有第一种情况属于丙肝患者。
如果丙肝抗体阳性,我们要怎么办呢?
对这些抗-HCV呈阳反应性标本可检测HCV核心抗原,如HCV核心抗原阳性,可确证抗-HCV为真阳性;但如HCV核心抗原阴性,不能确证抗-HCV为阴性,需进一步检测HCV RNA,如HCV RNA阴性,仍不能确证其阴性,还需用RIBA试验确证,如RIBA试验阴性,则定为抗-HCV阴性;如RIBA阳性,则定为抗-HCV真阳性。因既往感染HCV康复者,其抗-HCV可持续阳性,但HCV RNA和HCV核心抗原为阴性。
二、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
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
三、误认为丙肝无法治愈。
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70-9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四、盲目服用保肝、降转氨酶药物。
很多丙肝患者受虚假医药广告误导,花了大量的钱吃保肝、降转氨酶药品、保健品,均不见效。实际上,治疗丙肝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早抑制并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抗病毒治疗最好在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