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隐匿,我国HCV感染的诊断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因此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匿传染源。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但丙肝是可以预防的,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许青田是研究丙肝的专家,他向记者介绍了丙肝的相关知识,记者把许青田关于丙肝的描述总结为两句话:一是丙肝比乙肝可怕,二是一半以上的患者可彻底治愈。
1.丙肝患者并不少
调查显示,丙肝在人群中的总体携带率为3.2%,即平均100个人中至少有3个人可能患有丙肝。这样算来,丙肝患者有3000万~40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长期被大众忽视,它的危害性也不被人们所熟知。据卫生部《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我国丙肝发病率及死亡率急速上升,2010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约15万,是2003年的7倍多。
此外,丙肝尚无疫苗预防,这就使得丙肝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乙肝更为严重。一旦感染丙肝,仅有20%的人能自发清除病毒。许青田建议,如果你输过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静脉注射过毒品,或是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者,均属于可能染上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2.丙肝比乙肝更可怕
由于丙肝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比较轻微,相当数量的丙肝感染者发病时仅表现为疲劳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部分有轻度肝功能异常,甚至不少患者染上后可长期没有明显症状出现,这更利于它躲在人体内损害肝脏。无明显症状并不代表病毒在人体内的“杀伤力”不强。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从感染乙肝到发展为肝硬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30-40年的时间。丙肝则不用那么长时间,患者疾病发展过程很快,从感染到发展成肝硬化,往往只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一旦发生肝硬化,每年有1%-7%的病人会演变为致命的肝癌。
乙肝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之所以没有那么快那么凶猛,是因为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只有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出乙肝病毒是人体的敌人,和乙肝病毒打架时,才会出现肝细胞的损伤。丙肝则不同,丙肝患者除了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时损伤肝细胞外,丙肝病毒本身也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也就是说,乙肝对人体的损伤途径是一个,丙肝是两个。
正因为丙肝有着双重的损伤途径,才加快了丙肝患者形成肝硬化、肝癌的速度。因此,一旦发现丙肝,应尽早就医治疗。
3.丙肝完全可以治愈
虽然丙肝比乙肝对人造成的危害大,但相对于乙肝,在治疗上,丙肝却比乙肝好治得多。
目前WHO推荐的治疗方案有三种,即利巴韦林+PEG修饰干扰素α,利巴韦林+PEG修饰干扰素α+特拉匹韦/波曲普韦和索非布韦+利巴韦林(+PEG修饰干扰素)。因为不同丙肝药物在不同国家的上市进度不一样,所以各国主推疗法也不一样,美国推荐的疗法主要是以Harvoni,Sovaldi,Viekirapark为基础,英国则以Sovaldi,OLYSIO为基础,而我国无新型抗丙肝药物上市,主推疗法仍是利巴韦林+PEG修饰干扰素α。
有些丙肝患者过度相信保肝药,这是不对的。保肝药是无法治愈丙肝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在标准治疗丙肝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转氨酶或黄疸的轻微波动,可适当服用保肝药作为辅助。
4.丙肝检查不容忽视
许青田说,由于丙肝的病毒变异速度快,复制率高、繁殖较快,针对丙肝的疫苗很难研制,没有注射的疫苗,丙肝就很难预防,只能依靠尽早发现、正规治疗从而彻底根治。
在此提醒大家,在做体检时除了检查乙肝外,也要检查丙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有关丙肝的知识,注意丙肝的传播途径,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发现类似症状后一定要到专科医院找专科医生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