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在细胞外有很强的存活能力,对外界环境、温度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有很强的传播活性和传染性。所以家庭中对肝炎病毒的消毒就显得至关重要,主要有:
洗手:患者家属及接触者的双手可用0.2%过氧乙酸液浸泡2分钟,或用肥皂、流水冲洗数遍。
煮沸消毒:肝炎患者用过的餐具、茶具、玩具及耐热的生活用品等,浸没于水中,加盖煮沸10-20分钟(从水沸开始计时)即可达彻底消毒效果。
对不能煮沸的物品如被褥、衣服等可用0.05%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后再用清水洗涤,或放置在密封柜中,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福尔马林),熏蒸2小时。
高压蒸气:在家庭内可用家用高压锅代替。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高压锅内,加适量的水,待水沸后锅内的冷空气排空(透气孔内基本上无气体排出),压上阀,蒸20-30分钟即可。也可用蒸锅、蒸笼等进行消毒。
化学消毒:采用药物喷洒、浸泡或擦拭、熏蒸等方法均可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漂白粉、肝炎消洗剂、甲醛、碘酒或碘伏等。
使用时应按照说明配制,防止挥发,保证有效浓度,且消毒后的物品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如家具、地面、墙壁等可用0.5%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每日1-2次;书刊等不能浸泡或煮沸的物品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日光曝晒:本法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以上,并至少2小时翻动一次。对耐腐蚀物品喷洒0.5%过氧乙酸液后再翻晒,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