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新闻浏览
【DAA】消除丙肝:理想 VS 现实
2017/1/10 打印

一、背景:消除丙肝,刻不容缓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1.3亿-1.5亿丙肝患者,每年因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预计到2030年,约45%的丙肝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例丙肝患者,且以基因1b型为主。而基因1b型丙肝患者终身肝癌患病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29.7% vs 19.2%p<0.001)。WHO20165月公布了全球病毒性肝炎防治目标,将于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病毒性肝炎。在无有效疫苗的现阶段,以防为治,早期治愈就成了丙肝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PR方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PR方案虽仍是目前我国丙肝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案,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魏来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最新公布的CCgenos研究长期随访中期结果显示,在以PR方案为主要治疗方案的现阶段,我国慢性丙肝患者治疗率较低,且疗效亟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已加快DAAs(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上市审批,DAA类药物将消除丙肝由理想走进现实。

 

  最新公布的CCgenos研究中期随访研究中,将参与CCgenos横断面研究的中国汉族初治慢性丙肝患者(n=512)纳入后续5年的随访研究中,未经PR方案治疗及经治患者分别每6个月及每3个月收集临床资料及HCVRNA 检测结果,以评估中国慢性丙肝患者在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模式及长期治疗结局。

 

PR方案:治疗率亟待显著改善 

在所纳入的512例慢性丙肝患者中,65.2%的患者接受了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平均4.1年随访期间,仍有34.8%的患者未经治疗。311例(60.7%)患者为基因1b型,其中38.9%121/311)的患者未经治疗。基线时合并肝硬化的慢性丙肝患者中高达56.5%的患者未经治疗。

 

造成我国目前丙肝患者的治疗率较低的原因中,一部分患者因担心PR方案治愈率低而不愿接受PR方案治疗,另一部分(约17%)丙肝患者因各种禁忌症不适合接受PR方案治疗,潜在的不良反应进一步限制了PR方案的临床应用。

 

PR方案: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结束治疗后完成24周随访的患者中,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疗程常超过推荐治疗疗程。52.9%的基因1b型患者疗程超过指南推荐疗程(48周),67.2%的基因2/3型患者治疗疗程超过推荐疗程(24周)。然而延长治疗疗程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且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PR方案: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中以干扰素为基础治疗方案的全部患者SVR 2471.1%,基因1b型及合并肝硬化的患者SVR 24仅为62.4%45.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PR方案在整体人群中SVR24仅为70%左右,与消除丙肝的理想仍有较大差距。

 

PR方案:预期有待进一步改善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为清除丙肝病毒,获得治愈,防止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本中期分析结果显示,PR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进展为肝癌的可能性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通过长期的随访,PR方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趋势可能将会更明显。

 

. DAA方案:消除丙肝由理想走进现实

DAA类药物显著提高了丙肝治疗疗效,且具有耐受性好、疗程短、服药更加便捷等优势。如阿舒瑞韦+达拉他韦24周方案即使在干扰素不耐受/不适合的丙肝患者中,SVR 24高达90%以上,即使在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SVR24仍高达90%以上。基于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DAA类药物将有助于实现消除丙肝这一目标。

 

丙型肝炎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早期治愈是丙肝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PR方案在丙肝患者中治疗率较低、患者接受度较差,丙肝患者亟待更佳疗效及安全性的治疗方案。DAA类药物为丙肝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有助于实现消除丙肝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906-923.

2.Davis GL,Alter MJ,El-SeragH,et al.Gastroenterology.2010;138(2):513-521.

3.Rao H,Wei L,Lopez-TalaveraJC,et al.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29(3):545-553.

4.Lee MH,Yang HI,Lu SN,etal.Int J Cancer.2014;135(5):1119-1126.

5.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 ON VIRAL HEPATITIS.Availableat: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246177/1/WHO-HIV-2016.06-eng.pdf

6. 谢青,陈新月,谢尧,.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3(9):5-8.

7.Rao HY,Li H,Chen H,et al.J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Jun 11. doi: 10.1111/jgh.13467.

8.Wei L,Li J,Yang X,et al.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Apr 4. doi: 10.1111/jgh.13399.

9.Yu ML,Yeh ML, Tsai PC,et al.Medicine (Baltimore). 2015Apr;94(13):e690.

10.Ide K, Sato I, Imai T,et al.Biol Pharm Bull. 2016 Sep 17. [Epubahead of print]

11.Wei L,Zhang M,Xu M,et al.J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Mar 22. doi: 10.1111/jgh.13379.

12.World J Hepatol.2015 Jul28;7(15):1953-63. doi:10.4254/wjh.v7.i15.1953.

CopyRight 2011 © 山东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2014894号-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