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使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1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盟已经批准了三个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sofosbuvir,simeprevir和daclatasvir用于治疗HCV感染。
Sofosbuvir+ledipasvir每日一次治疗8–12周,91–100%的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获得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sofosbuvir和daclatasvir每日一次治疗12–24周,98–100%的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获得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上述方案的成本比较麻烦,且不利于治疗的可及性和药物依从性。当前的主要挑战是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缩短治疗时间。
为了缩短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的病程,研究人员评估了NS3蛋白酶抑制剂和双NS5A抑制剂–NS5B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答引导治疗3周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
该项开放性标签、2a期、单中心研究纳入了中国慢性HCV基因1b型感染无肝硬化患者,由计算机程序随机分配至三个治疗组:
组1:sofosbuvir,ledipasvir,asunaprevir;
组2:sofosbuvir,daclatasvir,simeprevir;
组3:sofosbuvir,daclatasvir,asunaprevir)
直到每组 6例患者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 (第2天,血浆HCV RNA < 500 IU/ml,由COBAS TaqMan HCV检测2.0版测量)。
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接受为时3周的治疗。未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换用sofosbuvir+ledipasvir治疗8周或12周。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12周后,意向治疗人群中获得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比例。所有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纳入了安全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2015年4月5日至2015 年4月15日,纳入了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12例患者分配至sofosbuvir,ledipasvir 和 asunaprevir;
6例患者分配至sofosbuvir,daclatasvir 和 simeprevir;
8例患者分配至sofosbuvir,daclatasvir 和 asunaprevir。
每组6名患者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 (18 [69%])。所有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接受为时3周的治疗,均获得了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和头痛。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该项概念验证研究中,所有接受3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的慢性无肝硬化丙型肝炎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获得治愈,且耐受性良好。通过缩短当前的标准治疗时间,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治疗成本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大型研究来证实该研究结果。
编译自:Efficacy and safety of 3-week response-guided triple direct-acting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 a phase 2, open-label, proof-of-concept study.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Volume 1, Issue 2
|